时间:2023-02-01 14:44:19 | 浏览:392
“付”与“傅”本来是两个姓,“肖”与“萧”本来也是两个姓,“二简字”以后,有的“傅”姓改成了“付”姓,有的“萧”姓改成了“肖”姓。就是说,现在的“付”姓里面有许多人本来是姓“傅”的,姓错了;现在的“肖”姓里面有许多人本来是姓“萧”的,也姓错了。
但生活就是那么吊诡,许多人,甚至许多姓傅的和姓萧的人,都认为“傅”姓就是“付”姓,“萧”姓就是“肖”姓,是简化字,不是两个姓。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约定俗成很重要,但也很可怕
打开百度搜一下,“肖华”,词条上说:“开国上将,一般指萧华。”“肖劲光”,词条上说:“开国大将,一般指萧劲光。”萧华和萧劲光本来就姓萧,不姓肖,但一般生活人群的语言习惯不分了,也就不分了,姓错也是对的。
《封神榜》电视剧里,饰演那个“九尾狐狸精”真身苏妲己的女演员叫傅艺伟,非常漂亮,但你上百度搜一下“付艺伟”,词条上是:“一般是指傅艺伟。”就是说,在大众看来,傅艺伟也罢,付艺伟也罢,管你姓什么都一样,就是一个人。
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传承过程中,有从众倾向和从众认知,即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即便是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也是对的。这就是“约定俗成”原则。如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为了约定俗成从众,将“说服”的读音由shuì fú调整为shuō fú;将铁骑的读音由tiě jì调整为tiě qí;将呆板的读音由 ái bǎn调整为 dāi bǎn;等等。
成语中,本来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生活中觉得“乞”“叟”太文言,所以演绎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本来是“三个臭裨匠,顶个诸葛亮”,生活中都知道皮匠是啥,谁知道裨将是啥,所以有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皮匠与诸葛亮风马牛不相及,竟能拉到一起,到底谁对呀?
再有,“慈母”本来是庶母中的养母,即养育自己的庶母,典籍文本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人们觉得母亲慈爱,久而久之,“慈母”就指生母。所以,孟郊《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个要说这里的“慈母”不是生母,肯定要被骂。其实孟郊所吟诵的母亲就是养母,而且不是他爸的正妻,是小老婆。
2、姓傅的变成姓付的,姓萧的变成姓肖的,都是“二简字”惹的祸
“二简字”从施行到废止有一个过程,8年多的时间,其间有些字已被民众接受,约定俗成,因此没有改回去,还有的是因为派出所的户籍资料不给动,所以将错就错了。
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国家推行简化字。简化后的汉字叫简体字,简化前的汉字叫繁体字。我们现在的通行汉字,就是简体字。
从1973年5月开始,国家酝酿对汉字进行进一步简化。1977年12月20日,《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出台,这就是“二简字”。
1977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
1978年3月2日,教育部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
1978年3月4日,胡愈之、王芸生、周有光在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暂缓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的简化字。
1978年4月17日,教育部撤回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的决定。
1978年7月,《人民日报》停止试用二简字。
1978年9月,全国所有报刊杂志停止试用二简字。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正式废止二简字。
“二简字”的推行时间较短,不到一年,但废止时间较长。其间有些汉字,已经在生活中流行,所以,废止后也没有改过来。比如橘子的“橘”,“二简字”简化为“桔”。“桔”比较好写,于是就用“桔子”了。
姓错了的情况较为复杂。大体上讲,派出所的户籍资料不给动,是错姓未得到及时改正的重要原因。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百家姓》上也没有。作为古老的汉族姓氏,普遍认为肖姓即萧姓,起源于春秋时期,“萧姓”一直沿用至今,而“肖姓”基本上就绝迹了。从《通志·氏族略》等相关记载来,萧姓最早出自子姓,是宋国微子启的后裔。春秋时期宋国名将南宫长万
个人信息 姓名:萧氏民族:典型多民族(汉族居多)年龄:3000多年父母:百家姓人口:约936万自我介绍萧氏族人一直秉承着“孝双亲,爱同胞,睦夫妇,亲宗族”的祖训,这是我们萧氏家族历代先袓奉为治家、为人处世、行为举止的灵魂和准则。萧氏家族文
璀璨夺目的一支望族萧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37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家族之一,萧氏被称为“顶级门阀”。从古至今,历经千年仍不衰落,反倒更加枝繁叶茂。族歌里唱的“仁义礼信,万古流芳:孝善仁和,礼义兴邦;英才辈出
肖战前一阵无意了解到肖战是现在非常红的零差评偶像,他才艺俱佳,为人谦逊好学,三观比五官还端正。不由得想起历史上还有个“全民偶像”萧统,他是南梁太子,25岁就编纂出了大型文艺丛书《昭明文选》,却不幸在30岁去世,让人更多怜爱、痛惜。有种观点认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萧姓历史名人很多。南北朝时期,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北宋年间,辽国契丹族的五个世族全为萧姓,成为辽国第一大姓。萧姓一是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出现叛乱。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
萧姓源于嬴姓,因为夏禹时期伯益善用火,所以其子孙也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到萧地,建立了萧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在萧姓后人中,萧何是历史名人,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是汉朝初年丞相,史称“萧相国”。萧何早年任
01、肖姓开国将军1955年9月27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以表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功绩和巨大贡献的功勋将领们。从此,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予或晋升将级军衔的将帅们统称开国将帅。共和国开国将帅总
近两年有热心人翻阅大量古县誌和有关印章,古文约,先祖影轴,江西修建的全国姓氏祠堂和国家有关工具书教课书等资料。证明我们先祖姓萧而非肖。若大的萧氏家族竟然把自己的姓氏写错几十年。于是就带着各种资料跑民政部门找村上领导寻镇上组织还有公安部门要求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溯源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
《燕云台》虽然落下了帷幕,但萧太后和辽国却再次成了热门话题,不过大家讨论的多是电视剧中的故事,其实有关萧太后和辽国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今天骆驼就来聊一下,也算是对前一阵的文章做个总结。1.萧太后为什么会姓萧?众所周知,萧这个姓氏是辽国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