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家观看宋朝背景的电视剧或小说的时候,辽国作为北方的劲敌,出场率都十分之高,而提到辽国皇室的时候,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吸引读者们的注意力——萧皇后或是萧太后。一些不明就里的读者会以为,萧太后是一位非常长寿的女性,所以才会在不同时期辽国历...
在大家观看宋朝背景的电视剧或小说的时候,辽国作为北方的劲敌,出场率都十分之高,而提到辽国皇室的时候,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吸引读者们的注意力——萧皇后或是萧太后。
一些不明就里的读者会以为,萧太后是一位非常长寿的女性,所以才会在不同时期辽国历史上都有提及,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几乎每一代辽国皇后都姓萧,所以被读者们搞混也十分正常。
在历任辽国皇帝的伴侣之中,唯一非萧姓的皇后就是辽世宗耶律阮的原配甄氏,她本是中原地区后晋政权的一位后宫女子,后来因为战事被辽国掳走,她也成了一位十分特殊的个例,而辽国太后为什么大多姓萧呢?
萧氏在辽国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萧氏一族除了女性大多入宫为妃以外,男性的工作能力也很强大,辽国宰相一直都是萧家男性担任。契丹皇族耶律氏,与辽国势力最为庞大的贵族萧氏,一起组成了两大契丹姓氏,为了巩固辽国势力,两大家族一直都保持着通婚的习惯。
在契丹部族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们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部落文化,这一时期契丹人以族群聚居的方式生活,是没有自己的姓氏的。
这一习俗一直持续了数百年,后来耶律阿保机统一了部落,决定为契丹族带来文明与团结,这时候契丹人才开始研究文字与科技,逐渐摆脱了之前只会耕种与掠夺的生活习性。
耶律阿保机在一统北方之后,决心要提拔一支最为强大的姓氏,让这一族人与自己的皇室通婚,世世代代辅佐自己,所以他通过精心的筛选,对于自己建国过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乙室、拔里两家,就被赐姓为萧,因为阿保机认为,他们两族的人们,对于自己的精心辅佐,就好比名相萧何一样。
萧氏家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做出的最大一次奉献,就是在平定内乱的时候。
此时正值辽太祖对外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所以戎马半生的阿保机,只顾着庆祝胜利,而忽略了自己身边人的心思。随着辽国国土的扩大,阿保机的几个弟弟坐不住了,他们再也不想作为棋子南征北战,而是想要密谋造反,夺取政权。
其实这场内乱的责任也并不是全都在阿保机的兄弟们,因为契丹部族有着掌权家族要三年一轮换的传统习俗,但是阿保机此时正研究着建立庞大帝国的大业,怎么可能乐意退让呢?
阿保机的兄弟们见他一直在连任掌权,自然看得心里发痒,于是诸弟们趁阿保机外出作战的节骨眼,想要组织军队直接打进阿保机的家中,以此要挟阿保机传位。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述律平皇后虽为女流但却有着不俗的作战能力和经验,她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人数不多的卫队镇守军营,利用地形优势顽强抵抗,坚持到了援军前来,要不是这一场漂亮的防守战,只恐怕阿保机辛辛苦苦多年打下的那些地盘,就都被兄弟们窃取了。
阿保机这时候见述律平皇后如此英雄,才有了赐其后人萧姓的想法。
明朝初期,《元史》被整理成册发表之后,人们对于从前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关于辽代萧氏家族的起源,元史之中也有一种解释让人感到十分的神奇。
这种说法称,辽国的萧家氏族,实际上就是隋朝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的族人,元史称,南朝梁代皇族即是萧氏家族。
梁武帝带领萧氏众人,将纷乱的江南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家族政权,可惜梁武帝称霸江南的时间也仅有这短短的四十余年,还不等家族进一步振兴,后梁皇族就被东魏降将侯景背叛,梁武帝竟然被自己的部下坑害,活活饿死。
在此之后,萧氏家族实力大减,没能再作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萧家人在隋代依旧属于富贵人家,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经营,萧氏家族终于与皇室攀上了亲戚。
除了这种假说以外,后来另有一派学者经过对当时历史的研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辽国萧姓与华夏的萧姓并不是一支,有可能只是契丹本土一些姓氏的音译而已。
台湾学者王民信曾在自己的研究中写到过,述律这一姓氏如果按照当时发音习惯的话,这两个字快读起来就会发出接近萧字的读音。
至于萧氏是隋朝后人的说法,是一种站不住脚的假设,因为当年北上投奔突厥部族的人们当中,并没有包含萧氏一族。
无论萧氏家族到底是从何而来,不可置疑的一点就是,由于他们对辽国开国的贡献,所以辽太祖赐给了他们极其辽阔的封地,现今辽宁的阜新、彰武、法库,以及四分之一左右的内蒙古都是他们当年的封地。
萧姓族人在自家的封地上,是有着非常优先的高等权限的,他们不仅可以随意地蓄养或是买卖牲畜,为自己和家族带来无尽的财富,甚至还被允许自行驯养奴隶,在封地境内萧氏族人也有着组建一定规模军队以保护封地的权限。
至于建筑方面,阿保机给了他们最高等级的福利,那就是可以自己建造城池,要知道建城和训练部队这种权力,在古代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一定有的。
因为有士兵就有了战斗能力,有城池就有着防御能力,一个能攻能防、钱财充足的贵族阶层,可以直接对皇权造成威胁,然而辽太祖对于萧氏非常信任,丝毫不在意这些问题。
根据《辽史》相关记载,大辽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骑兵的数量和质量,在辽东地区设立养马甸子,以此为蓝本,建造了越来越多的养马场地。
为了保证养马场的有序,辽国专门为军马的养护和运输设立了相关部门,随后辽国的铁骑得到了质量更佳的马匹,战斗力日渐上升。
辽代的军马驯养方式,比较主流的方式是集中放牧,让马群远离牛羊等牲畜群,分给它们一块专门的场地来吃草和活动,而;第二种是散牧型驯养,让马和牛群在一起混合放牧。
除了这两种高效科学的放牧方式以外,就连每一代的辽国皇帝都会每年亲自去草地上查看军马的情况,带头鼓励牧民养马。
虽然皇帝如此重视骑兵的发展,但是随着养马场地的损失,和一些官员的贪污不作为,曾经称霸一方的辽国骑兵还是在逐渐减少战斗力。
等到柴荣打进辽东的时候,萧氏后人萧陶隗,虽然武力不足,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是他鼓起勇气临危受命,撑起了当时难以支撑下去的辽国养马行业。
为了整治当时的马政乱象,他制订了三条养马业优化策略:第一是淘汰不强壮或者说患病的马匹,第二是杳阅医学书籍,培养更多的随军兽医,保证马匹的健康,三是让辽景宗派人在军马左半边的臀部印上皇家战马的专用标记,防止有腐败的贵族以次充好,倒卖战马。
萧氏家族在辽国几百年的历史之中,不仅为耶律家族的对外征战立下了功劳,还为国家的安定以及领土保卫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辽国皇室每一代皇后都在萧氏族人当中选择,其实也是为了嘉奖他们和扶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