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27:43 | 浏览:507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萧姓历史名人很多。南北朝时期,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北宋年间,辽国契丹族的五个世族全为萧姓,成为辽国第一大姓。
萧姓一是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出现叛乱。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平息叛乱,被封在萧地,建立了萧国。萧国被楚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萧姓。
另一支萧姓源于古代嬴姓。部落首领伯益的后裔被封在萧,子孙便以国名为氏。
而肖姓,在金文中“赵”大部分写作“肖”,所以古肖(读赵音)姓基本上都是赵姓,如“相邦赵戈”写作“相邦肖戈”。
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所以说现肖姓则大部分是“萧”简化而来。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而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原因有许多,但其中两个影响因素较大:
第一个原因是文字简化,萧姓误成肖姓。
我国《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不少人以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便直接将姓改为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居民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常写为“肖”。
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实行,以“肖”代“萧”的情况就更普遍了。1986年,该方案废止,但大量萧姓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上,都已经变成了“肖”。
第二个原因是工具书注释问题,使两字使用混乱。
“肖”在之前只有一个读音:xiào(四声)。在“肖”被越来越多的萧姓人用作姓氏后,现代工具书只好被动跟进,《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在“肖”这个字后面加注了平声xio,并释义为姓;“萧”俗做“肖”。
现在我国绝大部分肖氏都是萧氏所分出来的,在百家姓中统一以“萧”姓来代替。“萧”姓在我国姓氏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姓。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百家姓》上也没有。作为古老的汉族姓氏,普遍认为肖姓即萧姓,起源于春秋时期,“萧姓”一直沿用至今,而“肖姓”基本上就绝迹了。从《通志·氏族略》等相关记载来,萧姓最早出自子姓,是宋国微子启的后裔。春秋时期宋国名将南宫长万
个人信息 姓名:萧氏民族:典型多民族(汉族居多)年龄:3000多年父母:百家姓人口:约936万自我介绍萧氏族人一直秉承着“孝双亲,爱同胞,睦夫妇,亲宗族”的祖训,这是我们萧氏家族历代先袓奉为治家、为人处世、行为举止的灵魂和准则。萧氏家族文
璀璨夺目的一支望族萧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37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家族之一,萧氏被称为“顶级门阀”。从古至今,历经千年仍不衰落,反倒更加枝繁叶茂。族歌里唱的“仁义礼信,万古流芳:孝善仁和,礼义兴邦;英才辈出
肖战前一阵无意了解到肖战是现在非常红的零差评偶像,他才艺俱佳,为人谦逊好学,三观比五官还端正。不由得想起历史上还有个“全民偶像”萧统,他是南梁太子,25岁就编纂出了大型文艺丛书《昭明文选》,却不幸在30岁去世,让人更多怜爱、痛惜。有种观点认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萧姓历史名人很多。南北朝时期,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北宋年间,辽国契丹族的五个世族全为萧姓,成为辽国第一大姓。萧姓一是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出现叛乱。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
萧姓源于嬴姓,因为夏禹时期伯益善用火,所以其子孙也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到萧地,建立了萧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在萧姓后人中,萧何是历史名人,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是汉朝初年丞相,史称“萧相国”。萧何早年任
01、肖姓开国将军1955年9月27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以表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功绩和巨大贡献的功勋将领们。从此,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予或晋升将级军衔的将帅们统称开国将帅。共和国开国将帅总
近两年有热心人翻阅大量古县誌和有关印章,古文约,先祖影轴,江西修建的全国姓氏祠堂和国家有关工具书教课书等资料。证明我们先祖姓萧而非肖。若大的萧氏家族竟然把自己的姓氏写错几十年。于是就带着各种资料跑民政部门找村上领导寻镇上组织还有公安部门要求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溯源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
《燕云台》虽然落下了帷幕,但萧太后和辽国却再次成了热门话题,不过大家讨论的多是电视剧中的故事,其实有关萧太后和辽国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今天骆驼就来聊一下,也算是对前一阵的文章做个总结。1.萧太后为什么会姓萧?众所周知,萧这个姓氏是辽国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