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45:50 | 浏览:712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名字——兰陵王。
只要叫这个的,都是神人。
提到兰陵王,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了。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帅到打仗都要戴个面具。不然大家就都只注意到他的美,以为他好欺负。
而他打仗也确实厉害,最出名的就是“金墉解围”。
当时北周派大军攻打洛阳,北齐的武成帝高湛就派高长恭和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一起跑去洛阳救援。结果大部队刚到人家门口,看着北周那强大的兵力展示,就吓得不敢再里走了。高长薛直接带500骑兵,冲破北周防线,跑到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说是来支援他们的。
前面也说了,他因为深受帅的困扰,所以一直都带面具打仗,所以城墙上的士兵也不知道他是敌是友。直到他把面具拿下来,大家看到了一张令日月无光的脸,才确定他就是自家的帅气主子。然后就放他进城了,很快,两边就里应外合给金墉城解了围。
高长恭功高盖主,胡太后怕他夺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就以皇帝的名义,将一个叫张香香的美女赐给他,目的是刺杀他。
然后,事件走向就直奔偶像剧去了。
张香香天天使尽手段问高长恭,约不?
高长恭每次都回,不约。
这样过去半年,张香香天天对着这么一个坐怀不乱的帅哥,一时没把控住,就真的爱上他了,还告诉了他胡太后的阴谋。
胡太后知道后大怒,打算把张香香召回去杀了。
然后高长恭就说,来,约吧。
就真的收张香香为妾了。
于是胡太后就只能瞪眼吹气了。
但最后高长恭还是被高湛赐了毒酒,死的时候才33岁。
这是个名气不大的兰陵王,南梁宗室——萧正表。
书记载他长七尺九寸,眉目疏朗。也就是说,他身高大概在1米8左右,长得很帅。
不过他就没有人家北齐兰陵王那么有才了。后世对他的评价是“虽质貌丰美,而性理短暗”。也就是说他虽然长得帅,但没脑子。
纵观他的一生,也确实尽干些没脑子的事。
本来梁武帝萧衍刚开始没儿子,就认了萧正表的哥哥萧正德做养子,顺道封了萧正表为封山县开国侯。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结果后来萧衍有了儿子,萧正德就没戏了,但萧衍也没亏待他,给他封了个西丰侯。
然后萧正德就开始作,先是投奔北魏,结果人家北魏嫌他没用,说,你走吧,我妈不让我跟傻子玩。
他只有又回到南梁。
但萧衍并没有怪他,还又封他为临贺王。
于是他又开始作。当时侯景反叛想自己干,就跟萧正德说,我来推举你当皇帝,你把我接过江怎么样?
萧正德一听,好啊!立马派数十艘船把侯景的军队接过了江。
侯景过江后就开始攻打扬州,萧衍派萧正表去支援。
萧正表到了广陵,听说自己的哥哥被拥为皇帝了,立马跟着一起荡漾了。
侯景趁机封他为南兖州刺史,爵南郡王。他立马修了栅栏,断了萧衍的援军,还想要攻打广陵。结果被萧衍手下正牌的南兖州刺史给打败了。
于是萧正表就逃回了自己的地盘——锺离。
不过他命大,侯景到后面真的干掉了萧衍。萧正表就被封为兰陵郡开国公、吴郡王,除此之外还给加了一堆官爵,赏赐丰厚。
但他福薄,当年冬天就死了,按虚岁算也才42。
唐朝有个很厉害的兰陵王——张仲武。
他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
晚年时,因率军平了卢龙军变,被朝廷受命担任卢龙节度使,封兰陵郡王。
然后,他的卢龙军就打得北狄远遁的远遁,归附的归附。
伐回鹘,斩首万人,收降二万余人。
破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还给朝廷捞了七万羊牛、五百乘辎贮回来。
李俭对其有“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的称赞。
金国有过两个兰陵王。
一个叫完颜按荅海,书记载说他“性端重,不轻发,有父之风。”
也就是说他这个人很稳重,随他爸。
阿骨打特别喜欢这个外孙,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赐了一品伞。
但阿骨打的孙子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嫡长孙完颜亶即位后喜欢乱发脾气杀人,庶长孙完颜亮就杀了完颜亶篡位,另个孙子完颜雍又趁完颜亮去打南宋时,自己拥兵称帝。完颜亮就被前线哗变的将士们给杀了。
这一来一去,完颜按荅海这一辈的兄弟们都死得差不多了,就他一直活到了六十七岁。
临终前,他还特别告诫自己的儿孙们:汝辈勿以生富贵中而为暴戾,宜自谦退。海陵以猜忌剪灭宗室,我以纯谨得免死耳。汝辈惟日为善,勿坠吾家。
就是说,别仗着自己会投胎就嘚瑟,要懂得低调。皇家宗室杀起人来,灭你全家连眼都不眨。
金国的另一个兰陵王叫萧仲恭。
他本来是辽国将领,契丹人。
当年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同时还说,凡是降金的,“官皆仍旧”,于是辽国将领纷纷率部降金。
偏偏有一个人,怎么都不肯降辽,坚持留在天祚帝身边,尽职尽责的保护天祚帝安全,直到被俘后,才终于降金。
然后他就官运亨通,先被封为兰陵郡王,后面又改尚书右丞相,拜太傅,领三省事,封曹王,成为在金国任职的契丹人中官职和爵位最高的一人。
最后就得说说被金灭掉的辽国了,他们出了一批兰陵王。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15人!
这些人几乎全姓萧,说起来跟萧仲恭也是本家。
这些兰陵王,最有特色的就是他们的名字。
第一任叫萧韩家奴。没错,就是这么个名。据说他为人孝顺,对兄弟很友爱,治理地方很有声色。
第三任叫萧排押。辽史说他“多智略,能骑射。”
第五任叫萧匹敌。他是个孤儿,靠战功就被封的兰陵王。
第十二任叫萧得里底。这人名字奇葩,做事更奇葩。身为北院枢密使,接到各路起兵叛乱的、平叛有功的折子,一个都不上传。最后弄得天祚帝,就是萧仲恭一直保护的那一个,不得不带兵西逃。
第十五任叫丁振。这名字其实挺正常的,为什么要把他写上来?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不姓萧的……
为什么我一定要写这篇文?
因为我感觉,从今以后,我很难再正视“兰陵王”这个美好的名字了,所以,一定要把这份感觉和大家分享!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y2xz6666)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四大家族之一,顶级门阀。兰陵萧氏为兰陵郡(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
南朝自公元420年至589年共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裕建宋,萧道成建齐, 萧衍建梁,陈霸先建陈。其中萧道成和萧衍出身同一家族——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开基于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南朝齐(公元479年~502年),南朝第二个朝代,兰陵萧氏萧道成所建,历七帝,享国二十四年。齐宣帝萧承之,南朝宋名将,晋兴县男齐高帝萧道成,南齐开国皇帝,布衣素族,平乱四方,建立南齐,因病驾崩齐武帝萧赜,早年英武,立储称帝,励精图治,晚年去
在萧氏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精彩卓绝的人物,也有过盛极一时的年代,其中 “兰陵萧氏”是萧氏历史上最令人称道的侨望之一。兰陵萧氏在东晋末年成为天下最显贵的名门,为少数绵延中古的千年世家之一。最显赫的时候,仅仅在齐、梁两个朝代,就出了21位天子,30
近两年有热心人翻阅大量古县誌和有关印章,古文约,先祖影轴,江西修建的全国姓氏祠堂和国家有关工具书教课书等资料。证明我们先祖姓萧而非肖。若大的萧氏家族竟然把自己的姓氏写错几十年。于是就带着各种资料跑民政部门找村上领导寻镇上组织还有公安部门要求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溯源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
“付”与“傅”本来是两个姓,“肖”与“萧”本来也是两个姓,“二简字”以后,有的“傅”姓改成了“付”姓,有的“萧”姓改成了“肖”姓。就是说,现在的“付”姓里面有许多人本来是姓“傅”的,姓错了;现在的“肖”姓里面有许多人本来是姓“萧”的,也姓错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史长达二百一十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每个国家的皇帝姓氏都是相同的,因为皇位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如果出现别的姓氏,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改朝换代了。但是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的皇后太后也都是同
有句成语叫“祸起萧墙”,不了解国学的朋友大概心里有点疑惑:萧墙是堵什么墙?为什么这没生命的墙还有了姓氏——萧呢? “祸起萧墙”这句成语出自孔子之口。《论语·季氏》里讲,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氏要出兵讨伐小国颛臾,冉有和季路当时是季康子的家臣,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很多人看到萧郎,便会望文生义以为是位姓萧的情郎,实际上诗中萧郎并非姓萧,而是姓崔。因为这旨《赠去婢》是唐代诗人崔郊的传世之作,表达的是他在爱情绝望时最无奈的悲怆。这是一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