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20:26 | 浏览:1087
璀璨夺目的一支望族
萧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37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家族之一,萧氏被称为“顶级门阀”。
从古至今,历经千年仍不衰落,反倒更加枝繁叶茂。
族歌里唱的“仁义礼信,万古流芳:孝善仁和,礼义兴邦;英才辈出,汇聚八方;文公后人当自强,继往开来谱新章。”彰显出萧氏是众多宗族中璀璨夺目的一支望族。
族人恪守祖训,人才辈出
古有萧何、萧望之、萧思话等先贤投身政治凭自己之力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
今有用文字比作子弹和刺刀,为我国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萧三,用坚忍和毅力获得世界冠军的萧彦红等等。
他们铭记着君臣有义,忠于国家这一家训,为国家散发着自己的余热和光辉。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不为人熟知的萧氏宗亲们,他们恪守祖辈“和兄弟”、“睦宗族”、“勤职业”、“明利义”等祖训,一生兢兢业业,在自己的擅长的行业里发光发热,向世人展现着萧氏家族千年文化底蕴的独特魅力。
萧氏子孙在各行各业都有不计其数的佼佼者,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闪耀着光芒。
一部萧氏族谱等于半部中国史
萧氏可谓是一个闪耀历史的符号。
从魏晋至隋唐,共走出21位皇帝,近百位丞相,创建过2个王朝,我们的先祖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家族诞生的文武权臣和文人雅客更是数不胜数,苏轼曾经盛赞:“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更有言称:“李唐天下萧一半”,可见萧氏一族之于中国历史的显赫地位。
萧氏宗族历史悠久,一部萧氏族谱,等于半部中国史。
萧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据统计,辽国半数以上的城建均为“萧氏后族”的杰作。
《中华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11969个姓氏,但没有哪个现存的姓氏能够像咱们萧氏一样——不仅战功卓越、政绩突出,城建的脚步更是从未停下。
可以说辽国的延续,咱们萧氏是撑起了半边天的!
纵观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像辽一样独树一帜:仅靠萧氏、耶律两个姓氏便建立了一个国家,更是世代通婚,绵延了200年之久。
今天,萧氏宗亲遍布于我国南北方各地,是我国姓氏排行的第三十位大姓。
萧氏文化也历经千锤百炼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大郡望五大堂号更是将萧氏宗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历经千年的血脉传承,在风雨飘摇的历史年轮里扎根深处并不断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璀璨夺目的一支望族萧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37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家族之一,萧氏被称为“顶级门阀”。从古至今,历经千年仍不衰落,反倒更加枝繁叶茂。族歌里唱的“仁义礼信,万古流芳:孝善仁和,礼义兴邦;英才辈出
解读萧姓。萧氏家谱字辈44个字辈,萧氏子孙福利来啦。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萧姓文化之萧氏家谱字辈湖南一菊公系:健顺乾坤
上篇说道,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却以汉文化正统自居,尊炎帝、轩辕帝为祖先,而在姓氏上,也颇有意思,除皇室皆为耶律氏外,皇后、驸马、大臣基本都是萧氏,萧姓明明是汉姓,为何在辽国如此普及呢?萧姓起源于夏朝,历史上有名的萧氏如萧相国萧何,齐高帝萧道成等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在此生活萧姓人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萧氏祠堂的大门上刻着一幅对联:兰陵开八叶,木本荫千枝。表明了萧氏祖居地是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迁而来。“开八叶”,指的是
位于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白云区萧姓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据记载,鸦岗萧氏是千年世家兰陵萧氏后人,始祖萧君举1274年初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鸦岗,落户鸦岗后又在黄石街马务、钟落
兰陵萧氏会馆(咖啡随笔原创)兰陵萧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为顶级门阀之一。其本来是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一百多年间,出了21任天子,40多位宰相!唐代时也出了十个宰
在唐代时期,有许多的名门望族,比如太原王氏、长安韦氏、博陵催氏、河东裴氏、陇西李氏等历史上著名的“五姓七望”。但在这些名门望族中,能够经历隋唐两代不倒,并且愈发强盛的望族中只有萧氏一族。萧氏一族在隋朝前期就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隋朝时,因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中华特有的姓氏文化,“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
姓氏图腾为何物图腾是用来区分群体的标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族群的生活。姓氏图腾是原始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是他们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
《中国家谱总目》何氏宗谱、家谱、族谱目录摘编一、安徽何氏宗谱家谱目录142-0225[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不分卷 (清)何维桥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活字本,二册。书名据版心题。始祖统,明朝人,是为凤阳、定远、怀远等地统谱。馆藏地:
【谱名】:江西吉安《禾溪萧氏家谱》同治年稿本【版本】:同治五年(1865)手写稿本【册数】:1册全【修纂者】:萧治桂(字协堂)【开本】: 32.5*24.8【始迁经历】:军巡察判觉公后汉乾佑戌申楚乱迁江吉西昌早禾溪【收藏情况】:中国家谱总目
闻之,古者以六行教万民,首曰孝弟。盖欲使人知有父母也,使人知有昆弟也。由是上而溯之,吾有父母,吾祖父亦更有父母,吾有昆弟,吾祖父亦更有昆弟。木则有木,水则有源,此敬宗收族之义所由起也,而要非按家谱则欲辨焉而无由。 余先世入海阳籍,居古现村
【谱名】:江西吉安《禾溪萧氏家谱》成化年修【版本】:成化三年(1467)棉纸木刻【册数】:1册全【开本】: 37*24【始迁经历】:军巡察判觉公后汉乾佑戌申楚乱迁江吉西昌早禾溪【收藏情况】:中国家谱总目529-0089/0091同始祖【略图
在萧氏文化研究中,人们一致认同萧叔大心是得姓始祖,而在清理世系时,又通常只清理到萧何,或者远及于黄帝。但是,在选择祖像赞时,又往往上及伏羲,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在说到萧姓第一人时,又不得不说到萧孟亏,但却又不把他作为得姓始祖,故从来没
西古现嘉庆十二年(1807)萧希秀始修萧氏家谱序闻之,古者以六行教万民,首曰孝弟。盖欲使人知有父母也,使人知有昆弟也。由是上而溯之,吾有父母,吾祖父亦更有父母,吾有昆弟,吾祖父亦更有昆弟。木则有木,水则有源,此敬宗收族之义所由起也,而要非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