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30:21 | 浏览:562
隆回周胜 - 武冈好儿郎.flac3:37 来自遇见魏源图书馆
武冈市,湖南省县级市,由宝庆邵阳管辖,是湘西南历史名城。武冈市辖4个街道、11个镇和3个乡,常住人口达到65万。武冈自西汉建县以来,一直紧跟历史的步伐,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能看到武冈的影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武冈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80年代大家结婚的时候都要求“三大件”:冰箱、彩电和洗衣机,说明当时家里有个家用电器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武冈地区第一个用上缝纫机的人是谁吗?大家可能没想到,在《武冈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武冈地区在民国15年(1926年)的时候有个姓萧的老乡买了2台缝纫机,他是武冈地区最先用上缝纫机的人。
武冈宣风楼
老缝纫机照片
要想知道武冈地区谁先买了缝纫机,首先要弄清楚,武冈地区发展历史上的职业构成,因为买缝纫机其实是代表新型产业的发展。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时候,武冈州总人口为367017人,其中农业人口365110人,占总人口的99.83%。个体手工业者遍布城乡,有制伞工人64人、竹器工44人、综绳工4人、木工35人、铁工48人、织布工46人、皮鞋工14人、泥水工36人、理发工37人,私人作坊工142人。其他更详细的武冈人口结构信息,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笔者分享一下《武冈县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修订的第一版县志,里面有非常多的珍贵资料,很值得仔细研究。
笔者有《武冈县志》可以分享
进入民国以后,武冈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这个时候,民国15年(1926年),武冈的 萧玉新 购买了2台美制胜家公司生产的缝纫机,开启了武冈地区用机器缝纫衣物的先河。笔者很好奇,现在还能不能找到关于 萧玉新 的相关信息,《武冈县志》上都有详细的名字记载,足可见当时萧玉新买的缝纫机在武冈地区有多么的轰动。顺便说一下,1930年8月,武冈县政府用赈灾款16000银元,开办了赈灾贫民工厂(后来改称:民生工厂),民生工厂雇佣技术员和工人200多人,从事织布、针织、印刷、肥皂等作业。民国35年(1946年)私营西南电厂建成输电,自此以后,武冈的现代工业起步发展。到民国38年(1949年)武冈县总人口达到802075人。
武冈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