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50:22 | 浏览:544
姓氏溯源
1.出自嬴姓
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
2.出自子姓
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3.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
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
汉时随着萧何拜相封侯,其子孙也多有列侯为官者,分封各地,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渐有萧氏迁入。
西晋初,已有萧氏因任官南迁,最远到了今广东等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举渡江南迁。萧氏在此次迁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苏和湖北。其中,萧彪后裔萧整举家定居在丹阳附近的南兰陵县。从此兰陵即为萧氏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
南北朝时期,萧整后人萧道成和萧衍分别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朝。并且萧姓在刘宋、南陈,以及北齐、北魏和北周也十分显贵,萧氏族人因任官而散居各地,南到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北至河南、河北、陕西,都有萧氏族人活动的踪迹。
隋唐两代,萧氏族人依然显赫,既为皇亲,又历代为显宦。除长安外,主要聚居地还有河南和山东等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陈征、陈元光父子率河南固始府兵征闽,后在当地屯垦,军士便在福建落籍,其中有将佐萧润尔,从此开始了萧氏移居福建的历史。
“安史之乱”和唐末的农民起义,两次引发由北向南的大规模迁徙潮,更多萧氏族人在这两个时期,迁移到了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和福建等地。
从晚唐五代到宋、元的460多年间,萧氏的主要迁徙地是江西、福建和湖南。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开始,萧姓开始大规模进入四川,成为四川的大姓之一。
自清康熙末年,萧姓族人开始入迁台湾。
郡望
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堂号
兰陵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制律堂:同定汉堂。
历史遗存
萧家老宅
萧家老宅位于富顺县童寺镇墨香村灵芝塆,2009年初被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萧永升嫡孙萧之芮修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该建筑分前后两院,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前院大门为砖砌的高大山墙,四合院型制,内设竖排天井两口,左右为房舍,分别六开间,通过中部石门进入后院,中间设长方形天井一口,两侧房舍分别六开间,每间由石柱相隔,北端墙中部设后门一道,南右角设侧门一道,楼上为回廊式,中部设长方形木围栏,其建筑型制仿西方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实用、严谨。
历史名人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至2010年,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
萧姓在当代百家姓中排行三十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总人口约700万,占全国人口的0.59%,萧姓族人在家族史上地位比较显赫,出现众多皇族。萧姓族人曾出现皇帝十一人,皇亲众多。萧姓在历史上注重文化、文人墨客能诗善画者众多。萧姓的起源主要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来源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肖姓是个稀有
萧姓源于嬴姓,因为夏禹时期伯益善用火,所以其子孙也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到萧地,建立了萧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在萧姓后人中,萧何是历史名人,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是汉朝初年丞相,史称“萧相国”。萧何早年任
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俞 杰一、传衍莆田(一)萧潢世系宋宣和年间(约1112年),萧曦(唐僖宗中和年间,光禄寺丞萧英长子唐朝刺史)十世孙户部郎中(户部的司长)萧潢,自长乐迁徙莆田五侯山北偶岱石(今荔城区北高镇岱峰村),因萧潢车驾至莆,爱
萧姓是中国第三十三位姓氏,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当今萧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6%,总人口大约有739万。 得姓始祖萧叔大心,子姓,名大心,字正义。脉出轩辕,东夷族,远祖契,商末圣贤微子之后。春秋时期宋国萧邑大夫。因平叛南宫
萧姓是中国第三十三位姓氏,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当今萧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6%,总人口大约有739万。 游线:江苏省丹阳市(齐王陵)——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发源地)——湖北省襄樊市(昭明台)——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唐贤坊村
姓氏溯源1.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2.出自子姓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溯源出自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2020百家姓排名,王姓为百家姓排名top1】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5,五大姓氏占全国户籍总人口30.8%。
关、佟、齐等大姓被挤出新版“百家姓”,新生儿起名最爱带“梓”公安部发布2018年全国姓名大数据,沈版百家姓有17个姓氏落选你印象中的“百家姓”,还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吗?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
张姓在百家姓氏中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人口分布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张姓人口数量达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之多,仅次于王姓和李姓,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 ,有这么广泛的人口分布
黄姓,远古称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如今,黄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姓人口达3521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七位。黄氏源姓于北方,两宋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