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48:38 | 浏览:47
得姓始祖
萧叔:子姓,字叔,名大心,春秋时期宋国商丘人,宋国公族。因平定宋国内乱有功而被宋桓公(春秋时期宋国第19任国君)封地于萧,建立萧国,为宋国的附庸国。 后萧国被楚国所侵并,子孙就以国为姓,称萧氏。萧大心为萧姓始祖。
姓氏源流
源于嬴姓:伯益(黄帝的后裔,协助禹治水)后辈子孙孟亏(上古时期东夷首领)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以萧为姓氏。
外姓改之
1、宋朝将军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其中有三个儿子死里逃生,为避害分别改姓萧、叶。
2、太一教(又称太一道)由卫州(河南卫辉)人萧抱珍创立,一些非萧姓教徒被改为萧姓。
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
1、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
2、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hú族的述律氏族,等氏族改为汉姓萧。
3、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改为汉姓萧氏。
萧姓:宋版《百家姓》排名第99位,全国人口约936万,占人口总数的0.59%。
以上内容,如有不妥,敬请指出,不胜感谢
萧姓在当代百家姓中排行三十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总人口约700万,占全国人口的0.59%,萧姓族人在家族史上地位比较显赫,出现众多皇族。萧姓族人曾出现皇帝十一人,皇亲众多。萧姓在历史上注重文化、文人墨客能诗善画者众多。萧姓的起源主要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
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姓氏来源嬴姓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肖姓是个稀有
海外叶姓、萧姓、钟姓互不通婚的由来 五胡乱华时,一户姓萧人家的三兄弟为了逃难,分成三姓,老大仍姓萧、老二改姓锺、老三改姓叶。三兄弟团聚后仍沿用这三种姓氏,流传至今有不联姻的习俗。著名例子是云林斗南镇的沈、李两姓。他们的祖先沈彪和李伯瑶在唐
肖姓起源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历代史书都很少见到,甚至连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未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肖”姓,载汉代有肖安国、肖绍;明时有肖靖者,宣德时举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唐朝时期,统治的开化和融合促使了契丹和唐朝好朋友的关系建交,契丹得到了唐朝赐予的国姓李,并长期保持的联姻关系。到了唐玄宗时期,他的孙女宜芳公主远嫁契丹六月不足被杀,节度使安禄山奉命教训了契丹,让契丹再次看到了唐的强大
肖战前一阵无意了解到肖战是现在非常红的零差评偶像,他才艺俱佳,为人谦逊好学,三观比五官还端正。不由得想起历史上还有个“全民偶像”萧统,他是南梁太子,25岁就编纂出了大型文艺丛书《昭明文选》,却不幸在30岁去世,让人更多怜爱、痛惜。有种观点认
泸州有个肖巷子,一直以来都是写小月肖,有一天江阳沽酒客拍了一次视频,在肖巷子寻找巷中巷锣鼓巷。不过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倒是在视频中,我有说到,其实肖巷子应该写作‘萧’巷子。这个字其实是简化了的,过去至少在明朝之前百家姓没有姓肖的,二者或许是相
邵阳、祁阳萧氏 鼻祖鼎公,居江西泰和县,传四世至一菊公,携九子一女迁武攸,第五子汉公,又生十子,其中少汉八郎生应寿、应登、应星。应寿居邵阳黄粟山,应登居邵阳兔子陂,应星居祁阳白望陂拔茅冲。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始修族谱,嘉庆三年(17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
萧姓源于嬴姓,因为夏禹时期伯益善用火,所以其子孙也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到萧地,建立了萧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在萧姓后人中,萧何是历史名人,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是汉朝初年丞相,史称“萧相国”。萧何早年任
益阳萧氏 始祖祖应公,籍宝庆武冈州龙江乡人伦里,子二:益惠于清乾隆间迁居益邑;益乡则徙居宁乡下落桥松树堤,其长子公乐于乾嘉间迁居益邑,与益惠公后同居。派语:元受必恩,理义宗祖,益公连接,文香楚力,天保延长,永镇南湘。益阳八里萧氏 始祖安
桑植萧氏 始祖一菊公,字崇之,又字梓贵。宋嘉定年间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坵圳上梅子坡迁湘,开基于湖南武冈县横板桥。生九子一女,七郎江公由武冈迁居邵阳隆回,至十二代孙富坤公再迁安化,又递迁桃源、桑植、龙山等处。总祠在邵阳县城,桑植县设支祠
华容墨山、普贤岗萧氏 始迁祖渊公,字莲溪,江西庐陵人,宋进士,任岳州府军通判。绍兴2年(1132)与兄迁居岳郡十六都湖畔中都八咀(今属钱粮湖农场),约绍兴5年移居华容贾家圻(今岳阳县广兴区萧台村)。三世宣议、宣忠分东西两支。宣议为墨山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