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明溪县城7公里的地方,有个千年古村落萧家山。村民约一半的人姓余,其余为冯、陈、王、黄、罗等姓。名曰萧家山,却没有一户萧姓人家。据萧家山《余氏族谱》记载,萧家山原名小菜莞,就是长满野菜与席草的意思。元末明初时,家住雪峰南门余厝洞余丙一的长...
距离明溪县城7公里的地方,有个千年古村落萧家山。村民约一半的人姓余,其余为冯、陈、王、黄、罗等姓。名曰萧家山,却没有一户萧姓人家。
据萧家山《余氏族谱》记载,萧家山原名小菜莞,就是长满野菜与席草的意思。元末明初时,家住雪峰南门余厝洞余丙一的长子余正旺到小菜莞开荒造田。小菜莞原住着一户姓萧人家,只有父女俩人。他们靠采草药织草席为生。日久生情,萧老汉的独生女嫁给了余正旺。萧老汉还懂一些风水学,他告诉女婿,小菜莞是块风水宝地,四周八山环绕,当中一块小盆地,为“八仙下棋”,将来子孙定会兴旺发达。余正旺与萧老汉的女儿成婚后,育有5子,也就是后来余氏的“天地人正和”五房。余氏后人不忘萧老汉父女的恩德,将小菜莞改名为萧家山,余氏在此至今已传衍25世。
还有一种说法:这里最初叫夹山窠,因夹在日峰寺与月峰寺两座千年古刹之间的山坳里而得名。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四川籍的一位萧姓道士到此地,热心教村民伐薪烧炭,编织草席,还授草药治病之法。两年后,萧姓道士又云游四方了,当地村民感激萧道人的大仁大义,便将夹山窠更名为萧家山,建庙崇祀萧公。
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距萧家山数千米的著名寺院罗汉寺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围居,罗汉村就是那时建村。据当地村民介绍,萧家山曾有宋代民居,元末明初,村庄周边八座山头建有堡寨,此说符合当时特定动乱社会环境的特征。
(廊桥)
不管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没有萧姓的萧家山一天天兴旺起来。八座山头各有堡寨,犹如八卦环护;村里的民居沿着山脚环布,村中有井六口,为生活提供用水。
始修于元末明初的一条用石块、石板铺设,全长3千米的古驿道穿村而过,连接起明溪、永安等地的外面世界,萧家山成为了一处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3年),萧家山村尾建起一座长约60米,过水的桥洞却只有一米的古廊桥。桥内至今还完好保存着一幅壁画,似乎向人们诉说昔日的繁华。
如果不是清末太平军那把无情的火烧毁这里的房屋,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说不定萧家山早已发展成一座繁华的小城镇。
然而,再大的火也会熄灭。劫后余生的生命,包括村落的生命总是要复苏、崛起、重生,就像萧家山的那座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的泗洲禅院一样,长兴不衰。
这座不到十平方米的小禅院,名曰泗洲,莫非与位于汴河与淮河入口处,后沉入洪泽湖的泗洲城有关?其实不然,泗洲乃是一位佛。
唐末五代时,随着大批中原移民迁居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中原陈、薛两家族也跨海首登嘉禾屿(今厦门)拓荒,于是有了如今的厦门。五代时,僧人清浩进入鹭岛,依五老峰岩结茅住修,称泗洲,所以,厦门南普陀山寺最早称泗洲寺。也有人说,泗洲和尚是唐代西域碎叶高僧,与大诗人李白同乡。唐龙朔元年(661年),泗洲和尚到江苏洪泽湖畔的泗洲临淮县,弘法布道,建立泗洲院,圆寂后,人们建泗洲塔纪念,称他为泗洲佛。唐乾符年间(874-879年),黄巢起义,挥军南下。泗洲佛化身为身披大袈裟的和尚,趺坐于大军进军的大道中,声称要面见黄巢。泗洲佛劝黄巢应多行善事,勿滥杀无辜。黄巢一时性起,挥剑将其斩首。不料首级落地,跃起自合。黄巢大惊,下马谢罪,让大军绕路而过。后来,人们为纪念泗洲佛抗暴保民的功德,用大石雕刻和尚原形神像供奉。唐末,王潮兄弟率军入闽。南下的将士感念泗洲和尚的大德,在路过的岭头、路口及居住的村庄,都供有石雕泗洲和尚圣像,作为抗暴安民的神灵,泗洲佛成了保护神。所以,在闽南同安一带移民居住的地方,都建有泗洲院,奉祀泗洲佛。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